你好,这里是罗胖精选。
昨天给你推荐了熊太行老师的《职场关系课》,讲的是怎样获得领导的信任?很多人都说有收获。那今天,我们再推荐一篇,也是熊太行老师的。题目是:怎样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帮你?
在职场上,求人和帮人都是一门学问。那在这个关系格局里,我们容易犯哪些错误?正确求助的姿态是什么?还有,别人求你帮忙,你又该怎么回应?下面就让我们听一听熊太行老师是怎么说的。
你好,我是熊太行。欢迎来到我的得到课程《职场关系课》。
上一讲我给你讲了如何称赞别人,称赞是“给”别人好意,不会特别难。这一讲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五个锦囊中的难点,职场上如何求助别人。
为什么要单独拿出一讲讲求人?因为在职场上,求人帮助不仅不是示弱,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方式,你在求助过程中会展示自己的品行、智力和魅力。
会求助的人,能拉近和同事的距离,能找到人替自己分担繁重的任务,收获经验,成为未来的领导者。不会求助的人,会在不该开口的时候求助,损伤关系,而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放弃求助,把自己陷入到危险的境地。
那怎么才能正确地求助呢?其实,生活当中托人帮忙、办事,对方能否答应有两个因素:
在生活中求人,基本上是七分实力,三分关系。手上资源越多,看上去实力越强、越有本事,就越容易有人愿意帮你。
职场上求人,实力和亲密两点仍然适用,但职场的特殊性在于:求助者和被求助者彼此之间更加熟悉和了解,很难指望从吹牛、夸大、隐瞒等小伎俩中获益。不仅如此,求助者和被求助者的关系也更加脆弱,双方随时可能成为对手,卷入竞争关系。具体说来,就是日常帮小忙很多,帮有竞争、有风险的忙很少。
职场求助的时候,会有一些典型错误。我曾经收到过一位K同学的留言,讲她求助被拒绝的过程,非常具有代表性:
K同学和M的关系破裂,关键在于没有认识到几种求助的不同。
有一种求助是拉近关系用的,这就是“破冰式求助”。培训的时候她借给对方笔记,就是破冰式求助。原理就是人工制造出一个人情债,求助之后向对方致谢,就有了更深入的交流。
还有一种是日常分担工作,这叫“分工式求助”。你擅长书法,那给客户手写节日卡片的事我就拜托给你。我用表格软件用得好,我就帮你做表格。交换劳动,工作能完成得更好。
这两种求助,都属于“非竞争性求助”,只要总体来往保持差不多,求助和助人就会让你们彼此保持良好的关系。
但是K同学求助M的时候,情况发生了变化,出现了竞争。前面我们说过,现在两个人的关系是对手关系。向有竞争关系的人求助,我们称之为“选票式求助”,这是最容易让同事反目的一种求助。提升职务、评职称、评先进,或者过去一些老单位分房、给子女安排工作,涉及争取机会的求助都属于“选票式求助”。
“选票式求助”发生冲突,大多数情况是双方对这个机会的认识不同:比如K的想法是“我平时帮你不少,为什么这个时候你不肯帮我?”但是作为M,她的想法很可能是“平时大家互相是有帮助,但还不足以让我牺牲自己的机会去成全你。”
要解决这种困境,记住八个字: “放下历史,勇于开价。”
什么叫放下历史?你之前对别人多好,先别想,在竞争关系开始之后,一切恩义清零。
什么叫勇于开价?你要考虑对手如果支持你,你能够给他多大的回报和好处。
正确的姿态是:
话说得越明白,越容易获得对方的认可和支持。
坏的求助是什么样的呢?“咳,你看你反正也没啥机会,不如干脆把票投给我。”就算真是这样,也绝对不能说这个话。一句话说出来,侮辱了对方的能力,还侮辱了对方的善意。
还有的人喜欢翻旧账,“咱俩平时这么好,你这次可得支持我啊。”这是在说:我平时养着你,所以这次我不准备付出代价,就要白吃你。这么说话的人,往日对别人也不怎么样。只要你进行选票式求助,那“下次我会还你”,就一定比“这次我就要吃你”要好得多。
还有两种求助比较少见,一种是包庇式求助,一种是拯救式求助。
包庇式求助是自己做错了事,别人知道了,希望对方不要声张。拯救式求助是自己遇到了大麻烦,求有实力的人来出手挽救局面。这两种求助都是高风险求助,被拒绝的可能性很高。
要想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帮你,你要注意以下几点:选对人、选场合、选时机、避免中间人和多念好。
在职场上,面对困境我们可以选择求助的人往往不止一个。
以前我就遇到过有同学的留言:
这就是一个选择求助对象的场景,在这种场景之下,你要重温一下我们的职场基本三原则。
安全原则高于一切,一个不熟悉业务的新同事如果工作失误,烂摊子要你来收拾,新同事也会被你连累。
除非破冰类的求助,不然,尽量采用一对一的沟通。一对一沟通,方便对方拒绝,他人在场的场合会给被求助者压力。
最糟糕的一种求助,就是当着共同领导的面开口用大道理去压对方。这种绑架来的帮助行为,可能带来深深的怨恨,如果你需要用这种办法,一定要赶紧给对方一些善意的表示,越客气越好。
如果确定一件事是自己无法摆平的,越早求助越好。一方面早开口别人帮你更容易,另一方面早点求助,大家一起商量怎么办,这是一种信任的表示。但最后关头再去抱别人大腿求助,就是在为难别人。既然最后都要求助,赶早别赶晚。
生活中托不认识的人办事、帮忙,一般都会麻烦中间人,但在职场上不要找中间人。如果跟对方不熟,又求到了对方,就说明对方非常重要。与其托别人去开口,不如趁着这次就多和对方接触,不要错过大好机会。
只要同事光明正大帮了你,就要多提这件事,称赞对方的侠义行为,哪怕日后成了对手。在这里也要强调一点,帮忙的人,没有真正不求回报的。如果你不能当面称赞对方,那就逢年过节把感激的话多说一说。帮你的人以后一定还会再帮你,因为你的成就里有他的贡献。
职场上遇到同事求助,还是要分情况:
一些日常求助比较难把握,不过我给你总结了“四个不帮”。
有个朋友跟我提到他们公司的一位同事,求人特别得罪人,你听听她是怎么说的:
这就属于最差劲的求助者,犯齐了“四个不帮”:
这个人贪图蝇头小利,一个月的视频会员也不过十几块钱,而你如果要帮她这个忙,需要解释半小时,她觉得你的时间不值钱。
你要再去求别人、搭人情去办事,这个忙就没必要帮。
“她都借给那谁了,也会借我”,说这话的人不要帮。这种人是把人际关系看作菜市场买白菜。就好像在说,你都四毛钱卖给她了,也得四毛钱卖给我!这样去比价,只会让对方感到厌恶。
对方不帮忙可能有自己的苦衷,但求助不被答应就说刻薄话,这种人教养极差,而且以自我为中心,可以对她客气,但不要再帮她的忙了。
帮忙的真相就是:你最应该关注求助的人,他的人品或者脑子有没有问题。你要求助的时候也一样,表达清楚一点就已经足够:我是个正常人,我知道感恩。
这一讲,我希望你一定要记住,作为一个求助者,职场上的求助要诚恳,别耍花招,并且很重要的是,要给对方提供拒绝的选项。
我给你出一个思考题:
别的部门同事工作失误,有了一个纰漏,这可能会影响他评优,他希望你能够进入公司系统帮他修改一个数据。这件事对你风险不高,但如果他坦白了自己的错误,也不会付出太多的代价。
试着拟一个回复,写在留言区,拒绝掉这个请托。我会挑选典型的回复来点评。
下一讲我会给你讲讲,如何让自己变成一个有恩必报的人。我们下一讲见。
内容听完了,我是罗胖。
熊太行老师的这门课非常地干货。他会给你展示大量真实事件里,关系问题的应对方法。
比如,怎样让下属信服你?
遇到了竞争局面怎么办?
职场上,什么时候应该高调,什么时候又要低调?
应该和什么样的人结盟,又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保持距离?
怎样打造稳定的职场人设?被人欺负了该怎么反击?等等。
这些问题,都能在课程中找到答案。
罗胖精选,明天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