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.720 它为什么入选2019全球十大健康威胁?


和你一起终身学习,这里是罗辑思维。

今天的罗胖精选,来自得到App付费课程《马徐骏·新知报告》。

马徐骏老师是我们得到App用户的老朋友了。他提供的这项知识服务,非常地有价值,那就是不间断地替我们扫描英文世界的最新资讯,然后把他认为有价值的信息,第一时间报告给你。什么《自然》《经济学人》《哈佛商业评论》《大西洋月刊》《麦肯锡季报》,这些大报大刊正在讨论的话题,你第一时间就能知道。

接下来,就有请马徐骏老师来给我们讲一讲,来自《新科学家》杂志的最新一期的报道。

今日报告:麻疹疫情为什么会卷土重来?

孩子们有接种疫苗来保障自己生命安全的基本权利,而这项权利,不应该被剥夺。

——《新科学家》

美国最近再次暴发了麻疹疫情。最新一期《新科学家》报道说,今年以来,美国已经出现了626例麻疹病例,波及范围超过20个州。纽约市甚至下令强制要求部分社区的居民接种麻疹疫苗,否则会面临1000美元的处罚。

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高的疾病,能引发足以致死的并发症,对儿童来说极其危险。但问题是,科学家早就成功研制出了麻疹疫苗,还相当有效。2000年,因为防控得好,美国甚至对外宣布麻疹病已经在美国境内彻底消失。那它又怎么会卷土重来呢?答案居然是——很多家长拒绝给孩子接种疫苗!

一种能致命的传染病明明有解药,家长却偏偏不让孩子打,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,背后的原因也相当复杂。一方面,多年的安稳日子让人们放松了警惕,但更重要的是,这些年,一股反疫苗的声浪愈演愈烈,很多家长陷入了“疫苗犹豫”,他们不知道该信哪一边,也迟迟不愿意给孩子接种疫苗,导致疫苗的防护网始终无法有效覆盖。

如今,麻疹疫情的死灰复燃,或许会让家长们重新思考对待疫苗的态度。

文章中有一句话说的是:孩子们有接种疫苗来保障自己生命安全的基本权利,而这项权利,不应该被剥夺。

Children have a fundamental right of access to vaccines to prevent serious or deadly infections and we shouldn’t take that right away.

我把这句话选为今天的金句。

美国的麻疹疫情为什么拉响警报?

这次麻疹疫情来势汹汹,大大超出了美国公共卫生部门的预计。4月22号,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,美国今年的麻疹病例竟然已经达到了626例!

626例是什么概念呢?要知道,2014年美国全国麻疹病例创下了2000年美国宣布消灭麻疹病以后的最高纪录,可当时全年才只有667例。今年头四个月就已经接近了这个数字,很可能马上就能打破这个纪录。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预计,按照这个态势,到年底美国的麻疹病例恐怕会超过1800例。

纽约州是今年以来美国麻疹病例最多的州。4月9号,纽约市长比尔·白思豪(Bill de Blasio)宣布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区进入紧急状态,他要求当地社区居民必须接种麻疹疫苗,否则会被处以1000美元的罚款。

你可能觉得,才几百例患者而已,有这么严重吗?那你是不太了解麻疹的危害性。提到麻疹,你或许以为这是一种皮肤病,身上起了疹子,等消了就好了,其实完全不是。麻疹是一种急性的呼吸道传染病,儿童是易感人群。发病的时候,患者会持续高烧,上呼吸道发炎,皮肤上出现红色的斑丘疹——这是麻疹最显著的标志。不过最要命的是,麻疹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,比如肺炎、脑炎,而这些病是可以致死的。尤其是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,一旦得上,无药可救。

更厉害的一点是,麻疹的传染性极高。麻疹是通过鼻腔和咽喉部位的飞沫传染的,什么意思呢?就是如果你和麻疹患者共处一室,对方一旦咳嗽或打个喷嚏,那么你基本逃不掉了。数据显示,一位麻疹患者平均能传染17个没有抵御能力的人,而非典患者平均只能传染4个人,这么看来,麻疹的传染能力是非典的4倍。

正因为这样,麻疹和天花、鼠疫一样,被列入了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瘟疫。从公元七世纪到1963年,一共有两亿人被麻疹夺去了生命。我国也曾饱受麻疹之苦,1959年,我国曾经发生过全国范围内的麻疹大流行,报告发病人数大约有1000万,死亡人数达到了30万。

明白了麻疹的危害,你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卫生部门会严阵以待了。而且,这一次麻疹疫情的覆盖范围还不止美国。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说,2019年第一季度,全球麻疹病例数增加到了11.2万例,是去年同期的近4倍,除了美国之外,日本、欧洲、菲律宾、马达加斯加也都有麻疹疫情暴发的态势,不得不引起重视。

可问题是,针对麻疹,科学家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研制出了有效的疫苗,被各国相继引进,效果相当显著。就拿我国来说,1965年我国开始使用麻疹疫苗之后,发病率大幅走低,美国更是在2000年宣布已经彻底消灭了麻疹。

那么,麻疹疫情为什么又会卷土重来呢?答案有点不可思议:因为这些年来,很多家长不愿意给孩子接种疫苗。

麻疹疫苗之惑

有疫苗不打,核心原因可以归纳为四个字:疫苗犹豫。也就是说,家长对疫苗产生了不信任,不敢轻易打疫苗。世界卫生组织今年在一份报告里,直接把“疫苗犹豫”列入了与艾滋病病毒并列的“全球十大健康威胁”。

而“疫苗犹豫”背后最重要的推手,就是近年来在欧美等地爆发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反疫苗运动。这些反疫苗人士不但时常举着牌子游行抗议,还在社交媒体上充当“警察”。

英国《卫报》去年报道了这么一件事:意大利排球运动员、奥运会金牌得主伊万·扎伊采夫(Ivan Zaytsev)在社交账户上贴出自己7个月大的女儿刚刚接种疫苗后的照片,刚发布没一会儿,就引来大量反疫苗人士留言激烈抨击。有人说他是拿了疫苗生产厂家的钱,有人甚至恶毒地诅咒他女儿快些生病死掉。

这就让人看不明白了,疫苗被公认是人类历史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,拯救了无数生命。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反疫苗呢?主要原因有两个,一个是质疑疫苗的安全性,认为接种疫苗会引发儿童自闭症;还有一个原因,是家长们觉得强制接种疫苗这件事侵犯了公民自由。

先来说说打疫苗容易引发自闭症这个说法。别觉得这个说法荒谬,它可不是家长们胡编的,它的始作俑者,竟然是科学家。1998年,英国医生安德鲁·韦克菲尔德在《柳叶刀》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,接种麻疹、腮腺炎和风疹疫苗可能引发自闭症。这可把家长们吓坏了,要知道《柳叶刀》可是权威的科学期刊,文章一发表,英美等国的疫苗接种率立即大幅下降。

随后学界发现,文章作者韦克菲尔德的研究有明显漏洞,结论是站不住脚的,《柳叶刀》随后撤下了这篇论文,韦克菲尔德本人也被英国吊销了行医资格。可是,他造成的影响已经无法挽回,打疫苗会导致自闭症这个错误的观念就像病毒一样,在公众意识中牢牢扎了根,也成了反疫苗人士至今仍然紧紧攥在手中的所谓“科学证据”。

随着反疫苗运动声势壮大,政客和民粹主义者也从中找到了可利用的价值,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2012年发推特说:“自闭症十年来大幅上涨的原因就是接种疫苗,奥巴马政府为什么还在袖手旁观?”

在政客们别有用心的推波助澜下,在加上社交媒体可以实现零成本的广泛传播,反疫苗运动引发的信任危机变得愈发不可收拾,许多家长出于对政府与制药公司的不信任,拒绝为子女接种麻疹疫苗。

侵犯公民自由是另一个重要原因。有人是因为宗教信仰而反对打疫苗,有些人就是单纯觉得,打不打疫苗是个人自由,政府无权强制接种。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,如今美国大部分州都允许人们基于宗教信仰不接种疫苗,还有18个州允许“非医学理由豁免接种”,也就是说,人们可以基于个人观念等原因,就可以不给孩子打疫苗。

这种做法似乎是保护了人权,可后果就是导致美国麻疹疫苗接种率不断下降。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,从2001年到2015年,美国未接种疫苗的儿童的数量翻了4倍。本来已经完善的防护网络,就这样被撕开了一个明显的缺口,让沉寂了近20年的麻疹,最终找到了卷土重来的机会。

总结

通过今天的报告,我想带你看透这次美国麻疹疫情暴发背后的真正原因——并不是因为病毒太厉害,也不是因为缺乏有效的防护手段,而是人们在观念上起了冲突。接种疫苗,已经不仅仅是医学层面的问题了,而是成了掺杂着伪科学、民粹主义、政客煽动、人权、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复杂社会问题。

可人们争来吵去,最终承受代价的是谁呢?是孩子。世卫组织估计,在全球范围内,五分之一的儿童由于家长陷入“疫苗犹豫”,而无法获得常规的免疫接种,每年有150万儿童因为现有疫苗完全能够预防的疾病而死亡。

就像开头我们讲的,孩子们有接种疫苗来保障自己生命安全的基本权利,这项权利不应该被任何人剥夺,这句话值得每一位陷入“疫苗犹豫”的父母深思。而政府也应当反思,除了强制接种,怎么做才能真正让疫苗的安全性被家长们看得见,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消除他们的犹豫,打消他们为孩子接种疫苗的顾虑。

思考题

假如你是陷入“疫苗犹豫”的家长,你觉得政府和疫苗生产商必须做到什么程度,才会让你放心给孩子打疫苗?

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自己的答案,也欢迎你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自己的朋友。

资料来源:

刊物:
*Stop The Spread, by Chelsea Whyte, New Scientist, April 20, 2019
网站:
*Measles is Back Because States Give Parents Too Many Ways to Avoid Vaccines, by Julia Belluz, April 18, 2019
*The Anti-vaccination Movement: A Regression in Modern Medicine, by Azhar Hussain, July 3, 2018

内容听完了,我是罗胖。

你如果是马徐骏老师《新知报告》栏目的用户,就知道,这门课程真的非常地超值。他其实就像我们的顺风耳、千里眼,把包括诺奖得主、商界领袖、各行业专家在内的全世界聪明人的想法,汇总到你的面前。你在得到App首页,搜索“新知报告”四个字,就可以看到这门课程。推荐你加入学习。

罗辑思维,明天见。